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
欢迎光临音乐休闲吧 优美动听的旋律使人迷醉,卸下身心的疲惫在音乐的海洋冲浪。

返回列表 发帖

少 数 民 族 乐 器 集 锦

本帖最后由 uu688 于 2012-7-29 11:31 编辑

少数民族乐器 (击奏类) I

象脚鼓:因鼓身形似象脚而得名。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。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。象脚鼓还受到景颇、佤、傈傈、拉祜、布朗、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,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器。

象脚鼓外形似一只精美的高脚酒杯,它是用一整段木材(或几块木料拼粘)制作,通体中空,上端是杯形共鸣体,鼓面蒙皮,鼓皮四周用细牛皮条勒紧,拴系于鼓腔下部,并可调节其张紧度。鼓身外表涂漆,鼓腰和鼓的下半部,雕有装饰图案,有的还在鼓身上系有花绸带和彩球。

象脚鼓有大、中、小三种。大鼓是象脚鼓中最高大的一种,傣语称“光亚”,一般在13O~160厘米,最高的达190厘米,鼓面直径30厘米左右。中鼓傣语称“光吞”,是象脚鼓中用途最广的一种,鼓高60~95厘米,鼓面直径 23~28 厘米,鼓底直径23~31厘米.中腰最细处直径11~15厘米,常用于象脚鼓舞或节日庆祝。小鼓外形有如矮脚怀状,高仅30~40厘米,应用不如大、中型鼓广泛。

象脚鼓的演奏

演奏时,将象脚鼓背带挂于肩上,鼓身斜向身前,也可将鼓直立于地,用手击奏,演奏高潮或情绪热烈时,甚至手肘和脚也参加击奏。

演奏时,将象脚鼓背带挂于肩上,鼓身斜向身前,也可将鼓直立于地,左手扶住鼓边,以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和右手配合交替敲击鼓面。

演奏方法有正拍、闷拍、指拍(用一个指头)、掌拍和拳击(半握拳)等,右手多击重拍,在演奏高潮或情绪热烈时,甚至手肘和脚也参加击奏。

傣家鼓手演奏时,为了改变鼓的音色和音高,还在鼓面中心糊上饭团,用饭团的大小、厚薄来改变演奏效果。

象脚鼓因大小不同而发音各异,大鼓音色雄壮、浑厚,中鼓激越、昂扬,小鼓清脆、明亮。

象脚鼓常与铓锣、傣镲组合在一起,为傣族的孔雀舞等民间舞蹈伴奏,在民族乐队或傣剧乐队中,象脚鼓常作为色彩性节奏乐器使用。此外,象脚鼓还与舞蹈相结合,作为独奏节目来表演,这就是人们熟悉的《象脚鼓舞》。

歌曲分享:《象脚鼓舞》

下载



八角鼓:满族最有特色的民间乐器。据传,它由满族八旗的8位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镶嵌而成,象征着满族八旗的团结。八木相拼而得八角,故名八角鼓。

明代中叶以后,八角鼓开始流传于北京。随着1644年清王朝在北京定都,满人入关,在清乾隆年间(1736~1795),八角鼓发展为坐唱形式的曲艺音乐,并有专业艺人演唱,盛行于北京、天津和东北各地,后又沿运河南下传入山东,在聊城、临清、济宁等地,又演变成为“山东八角鼓”。

八角鼓早期用于古代满族曲艺“八角鼓”中。解放后,这种曲艺在曲牌的基础上发展成为“满戏”。

如今八角鼓主要用于北京、天津、东北地区及河北省各地的说唱音乐“单弦”(也称单弦牌子曲或八角鼓),由演唱者本人手持八角鼓敲击节奏,另由伴奏者弹三弦。

八角鼓的结构

八角鼓是单面鼓,形体小且扁,鼓框木制蒙皮,边框七面镂有圆孔,装铜钹,另一面则以彩穗装饰,小巧精细,具有欣赏介值。演奏时则左手竖持鼓身,右手击奏,左手也可弹击鼓的反面。

八角鼓是鼓体较小而扁的单面鼓,鼓高5厘米,对角长19厘米。鼓框用红木制作,蒙皮,四周边缘镶嵌骨片装饰。边框的7个面上,镂有扁圆形的窗孔,各装一对铜制小钹(也有在框边上嵌21副小钢钹的)。另一面边框上装有一个小铜环,系两根丝质彩穗作为装饰。外观小巧玲珑,制作精细,除作为乐器演奏外,还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。

朝鲜族长鼓

朝鲜族长鼓:又称“杖鼓”。朝鲜族民间乐器。历史悠久、构造独特、音色柔和,常用于歌、舞伴奏和器乐合奏。

朝鲜族长鼓起源于印度的细腰鼓。公元4世纪时,细腰鼓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,而后又东传朝鲜。

隋唐时期,我中原称长鼓为“都昙鼓”、“毛员鼓”和“腰鼓”,当时虽未有长鼓之名,但实际已用于九、十部乐的天竺、龟兹、西凉、疏勒、高昌和高丽诸乐。宋代长鼓以“杖鼓”之名载入史册。

到了元代,《元史·宴乐之器》对杖鼓记载尤详。

近百余年来,杖鼓在我国中原逐渐消声匿迹,而在朝鲜族人民中广为流传,遂改名为长鼓。

朝鲜族长鼓的结构

鼓身圆形,木制,蒙皮,中间细实,两端粗空,可发两种不同的音色。

长鼓鼓身圆筒形,长70厘米左右,由一块木料(或多块木料拼合)车旋而成,两端粗空,中间细实,形成两个共鸣腔。两端鼓面直径大小不一,蒙皮厚薄有别。一般多用羊皮、马皮、牛皮或驴皮,用绳索绷紧并可调节鼓皮的张紧度,因而每个长鼓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音色,粗端发出柔和深沉的低音;细端发出清脆明亮的高音,还能根据演奏的需要来定音。

演奏长鼓时,右手执细竹条敲击,左手拍打。有两种演奏形式:  一种是将较小的长鼓横挂在胸前边舞边奏,如朝鲜族著名的《长鼓舞》,它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,又是舞蹈的道具;

另一种是将稍大的长鼓置于木架上,摆在演奏者面前专作为乐器演奏,为声乐伴奏(如伽倻琴弹唱)或参加器乐合奏,常用来表现轻快、欢乐的情绪。

长鼓在熟练的演奏者敲击下,两个不同的音响参插交错,两种不同的音色忽隐忽现、时轻时重、抑扬顿挫,音色分外清丽鲜明。它以独特而丰富的音乐语言,表达出复杂而细腻的思想感情,具有鲜明的朝鲜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。

歌曲试听:朝鲜族长鼓舞

瑶族长鼓

瑶族长鼓:流传于瑶族地区的细腰鼓,主要用于舞蹈伴奏。

早在12世纪的宋代,瑶族人民已能制作长鼓。但不相送、不出售,并且寨寨都有。

古时称为“铙鼓”或“铳鼓”。明清两代仍以铙鼓为名,至今有的瑶寨还将长鼓叫作铙鼓。

瑶族长鼓制作精细,外形美观,多以燕脂木制作,鼓身呈一长筒形,长83厘米左右,系用一整块木料车旋而成,中腰较细而实,两端稍粗面空,蒙以羊皮或山兔皮。通体彩绘着云头、日月、龙凤、花草或鸟兽等图饰,油漆色调鲜明,极富民族风格,有的还在鼓的两端和腰间系着8个小铜铃。

在瑶族的民间舞蹈中,《长鼓舞》是最为著名的。舞蹈者将鼓斜挂腰侧,双手拍击,或左手执鼓中部,用右手拍击,边击边舞,长鼓既是伴奏的乐器,又是舞蹈的道具。在瑶族村寨,每年逢10月16日这天,人们便会如醉如痴地跳起长鼓舞。

壮族蜂鼓

壮族蜂鼓:困鼓身形似蜂腰而得名,又以横置胸前演奏而有“横鼓”之称。

蜂鼓是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细腰鼓,其式样和演奏方法与朝鲜族长鼓相似,两者同出一源。

蜂鼓在古代不仅叫作“仗鼓”,还有“拍鼓”、“正鼓”,在北魏流行一时,因而又有“魏鼓”之称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

蜂鼓形体较小。常用于民间歌舞伴奏。

蜂鼓的结构

蜂鼓鼓身有陶制、木制两种,形如蜂腰,能发出两种音色。

蜂鼓鼓身多为陶制,广首纤腰,全长62~64厘米。鼓腔的一端呈圆球状,鼓面较小,直径只有8~9厘米;鼓腔的另一端呈喇叭形,鼓面较大,直径达16~19厘米。中间衔接处较细而实,形如蜂腰。

鼓的两端蒙以牛皮或羊皮,鼓皮附于圆形铁圈之上,铁圈四周置铁钩数个,通过绳索联结系紧,并可调节鼓皮的张力。

用陶瓷制作蜂鼓由来已久,至今广西河池、武鸣一带的蜂鼓,还都保持着烧陶鼓腔的传统。

在广西的靖西县等地,也有木制的蜂鼓,鼓皮不用绳索牵连,而直接用鼓针固定在鼓的两端。效身漆以红色,两端并有黄色菱形图饰。

演奏蜂鼓时,将鼓横挂于胸前拍击,圆球状的一端鼓面,发出“哒哒”的高音;喇叭状的一端鼓面,发出“嗵嗵”的低音。陶制的蜂鼓,音色清晰、明亮;木制的蜂鼓柔和、动听。

演奏方法既可用双手拍鼓,也可右手持竹制圆头鼓箭敲击,用左手拍打。

壮族人民逢年过节、婚丧之事、祈祷丰收或杀猪做酒等,都要击鼓舞唱;此外,蜂鼓在瑶族,毛难族民间也很流传。

太平鼓

太平鼓:又称“单鼓”,唐代已有,称为“猎鼓”。原为满族打击乐器,用于祭祀、祈福的歌舞表演,以后用于民间欢庆新春佳节娱乐活动。旧历除夕、灯节时人们都击太平鼓并演唱、舞蹈,成为一种叫做“太平鼓”的歌舞形式,以求“太平”之意。

清代以来,太平鼓曾在东北、华北广大地区流传。

太平鼓外形与团扇相似,是在一个圆形铁圈上蒙以驴皮、马皮或羊皮而成,截面直径30~40厘米,皮面光素或绘有花纹图案,铁圈四周系有数个绒球为饰,鼓柄下端缀有数枚小铁环或数对小铜钹。

演奏时,左手持鼓柄,右手执一藤条鼓鞭敲击鼓面、鼓心或鼓边,并同时震动铁环或铜钹作响。可击鼓心、鼓边、鼓框或鼓背等不同部位,击法有打、抽、叩、按、抖、翻、片、挑、沿、边等。鼓柄端和藤条上均缚有红缨穗。太平鼓多配合舞蹈动作敲击,边敲边舞。表演形式有单人打、双人打和集体打等多种。太平鼓既是乐器,也是一种道具。

铃 鼓

铃鼓:维吾尔、朝鲜、乌孜别克、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。维吾尔语称“纳格曼达卜(意为“歌唱用的手鼓”),朝鲜语称“平高”。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。

铃鼓是在扁圆形的木制鼓框上,单面蒙以羊皮、马皮或驴皮,皮面周围用铁钉绷紧,鼓框上开有扁圆形小长孔,装有5~7 对铜制或铁制小钹,另有一不装小钹的圆孔作为手握部位。

铃鼓有大、中、小三种规格,鼓框高4~4.7厘米,鼓框厚1.2~1.3厘米,鼓面直径20~ 25厘米。

塔吉克族的铃鼓,形制独特,多用旧筛子边框制作,还蒙以狼皮或牛皮,框内装3对小铁钹,发音低沉浑厚。

演奏铃鼓时,多用左手执鼓,以右手手指或手掌击奏。摇动鼓身,可使小钹同时作响。多用于歌唱或舞蹈伴奏,亦可用于器乐合奏。




铜 鼓

铜鼓:是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、广西、广东、湖南等地区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。一般鼓身铜铸,鼓面亦为铜制。鼓面直径约五十公分,鼓高约三十公分,鼓腔中空,无底,并配有木制共鸣桶。铜鼓无固定音高。

演奏铜鼓时,将鼓悬挂于支架上,一人一手持软槌,一手持竹条演奏。软槌击鼓心,发音浑厚、低沉;竹条敲击鼓边,发音清脆、短促。另一人持共鸣桶,对着鼓底,来回抽动,以增加共鸣和控制余音的长短。

铜鼓常常单独作为少数民族的舞蹈伴奏乐器使用。在乐队中,亦可作为色彩性节奏乐器使用。

铜鼓发音低沉、浑厚,余音较长不宜演奏速度较快的节奏型。


少数民族乐器 (击奏类) II

八音鼓

八音鼓:八音鼓是壮族、仡佬族民间乐器。因在民间器乐合奏“八音”中使用而得名。流行于桂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和黔桂交界的仡佬山寨。

壮族的八音鼓,是一种小手鼓。鼓身呈扁圆形,鼓面直径26厘米左右,或高11厘米左右。鼓框用木制作,两面蒙以牛皮或羊皮,鼓皮周边用竹钉固定,在鼓框的一侧缀有一个小铁环,环上控系红色或彩色布条。演奏时,左手持铁环和布条,右手执小木棰敲击鼓面。演奏方法有单击和滚奏等。在民间器乐合奏“隆林八音”中,每个乐队都要使用一首八音鼓。

仡佬族的八音乐队又名八仙,故八音鼓在仡佬族叫作“八仙鼓”。这是一种带柄的小手鼓,鼓身扁圆形,有大小不同规格,鼓面直径13~25厘米,鼓高5~10厘米。鼓框木制,两面蒙以牛、羊皮或兽皮,鼓框一侧置有用粗铁丝制成的鼓柄。鼓身外部涂以朱漆并绘有金彩纹饰。演奏时,左手持鼓柄,右手机小木棰敲击。用于仡佬族民间器乐合奏“八仙” (又称八音)中,每个乐队都有一面,作为击节用。

傣族大鼓

傣族大鼓:怒江下游保山傣族地区称之为“光弄”,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称之为“光边”。另有“两面鼓”、“双筒皮鼓”之称。

早在5O0多年前,傣族民间就有这种大鼓了。几百年来,大鼓在傣乡盛传不衰。如今,它是傣族传统民间舞蹈“嘎光弄”离不开的伴奏乐器。“光弄”为大鼓,“嘎”是舞蹈之意,即大鼓舞。

傣族大鼓用当地生长的梧桐树、芒果树或椿树掏空制成,鼓身长80厘米左右,外形与水缸相似,两端一头大、一头小,两面都蒙以牛皮、鹿皮或其他兽皮。大的一端鼓面直径约50厘米,小的一端直径25厘米左右。两面的鼓皮用牛皮条勒紧,并可调节其松紧。鼓的内部结构特殊,掏成中间可以互通的两个鼓腔,故能产生良好的音响共鸣效果,有着较长的余音。鼓身一侧还开有一个直径3厘米的圆孔。当鼓皮受潮松塌时,便可由此灌酒而入,润湿鼓皮,待酒挥发以后,鼓皮就会自然绷紧。

演奏大鼓时,傣家年轻力壮的小伙子,将鼓两端拴系背带,挎于左肩上。左手掌拍击小的一端鼓面,发出较高的音;右手执一粗大木制鼓棰,敲击大的一端鼓面,发出较低的音。也可将大鼓横置于特制的鼓架上敲击。演奏者边敲过舞,音响宏亮,撼人心魄。由于鼓两端所发音高不同,再加之节奏的多变,鼓声时重时轻,音色丰富多彩。

藏族神鼓

藏族神鼓:又名“喇嘛鼓”。臧族喇嘛寺院所用宗教乐器。

神鼓的鼓框木制圆形.两面蒙以羊皮,鼓面直径约40厘米,鼓框厚21厘米左右。鼓拒多饰以各种彩绘图案花纹,下端连接着木制长柄,通高约120厘米。使用弯曲的鼓棰敲击。

演奏时,奏者席地而坐,左手扶置长柄,使鼓身直立,右手执鼓棰敲击;在仪仗乐队中行进演奏时,由一人将鼓扛于肩上,另一人紧随身后持棰敲击。

藏族神鼓现在已用于歌舞表演,可系绸带斜挎于胸前演奏;亦用于藏戏伴奏。

木 鼓

木鼓:佤族、高山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使用的民间乐器。历史久远,形制古朴,发音低沉,应用广泛。1700多年前,已在我国今台湾省流行。

佤族人民聚居在祖国西南边陲的阿佤山区。在每个佤族村寨里,至少都有一对木鼓,大的为母鼓居左,小者为公鼓居右,供放在寨中高地的一间竹制木鼓房里。佤族人民视木鼓为尊贵而神圣的乐器,制作木鼓的日子被当作盛大的节日,称为“拉木鼓”。

佤族人民用悬崖峭壁上砍下的树木制作木鼓,认为这样能带来更多的吉祥。树木砍倒以后,全寨人及邻寨人都盛装前来拉原木,敲起铓锣声,边歌边舞,场面极为欢快,后来便发展成为独具佤族特色的“拉木鼓舞”。

木鼓的应用范围广泛,佤族除逢年过节、宗教活动或盛大集会时演奏外,还常用木鼓传达战争或火灾等消息。此外,当猎人们捕到大的动物时,人们也击木鼓欢迎他们归寨。小型木鼓现已用于伴奏佤族《木鼓歌》和《佤族木鼓舞》,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。

贵州苗族和台湾高山族民间,也流传着木鼓。它们的形式和佤族木鼓相似,也是木梆类型的节奏乐器。

木鼓的结构

木鼓系用整段原木制作,中部掏空形成共鸣腔,用特制的鼓棰敲奏。

佤族的木鼓是用一整段原木制成,多以红毛树或椿树的树干下部为材。传统的木鼓,长1.5~2米,直径40~60厘米,在原木中部挖一狭长空隙,向中间掏空而成共鸣腔,内部构造和南梆子有些相似。

成对的佤族木鼓,外形和构造相同,但取材、大小和音响有别。稍大的母鼓,多用马老鹰树制作,长1.8米,直径66厘米,发音较低而沉重;略小的公鼓,常用红毛树制作,长1.5米,直径62厘米,发音较高而明亮。

近年来,经音乐工作者的改革,出现了长1.25米、直径35厘米的小型木鼓,在原木中部挖一条两头宽、中间窄的直槽槽里的两头留有对称的称为“鼓舌”的木墙,鼓舌的周围掏成两头浅、中间深的鼓腹。因鼓舌厚度和鼓腹深浅的有别,敲击木鼓的不同部位,便能发出不同的音响。木鼓常置于两块木板上,使其离开地面有利共鸣。

演奏木鼓时使用两根特制的鼓棰,棰长40~43厘米,两头粗、中间细,与运动器械哑铃大致相同。敲击时,奏者两手各执一棰中部,一边跳舞,一边向鼓身两侧杵击,发出“咚咚”之声,可传数里之外。有时赛者右手持一鼓棰,左手执一竹片,两手配合敲击鼓的中部,发出“咚咚”与“啪啪”的音响,时而统一,时而交错,节奏丰富多彩。木鼓还可由2人或4人合击。奏出多种不同的鼓点。

竹 鼓

竹鼓:佤族的民间乐器。广泛流行于阿佤山区,在沧源等地的佤族山寨,几乎家家都有竹鼓,供儿童敲击娱乐。

原来的竹鼓是用大龙竹筒做成的竹质体鸣乐器,经过沧源县文工队改革,现已成为膜鸣乐器。

竹鼓由一根长约1米的粗竹(3节)制作,用上面的一节做鼓腔,去掉最上端竹节,蒙以牛皮或羊皮,鼓腔以下的一节竹筒挖成空条状,中间用竹篾片绑扎成蜂腰形鼓架,并将最下面的一节制出三条腿。形制美观大方,富有地方特色。

演奏时奏者既可将竹鼓立于地上,双手持短木棰敲击鼓面,也可用左手将竹鼓抱在腰间,右手执棰演奏。竹鼓无固定音高,发音高亢清脆,常用于民间舞蹈伴奏,在佤族《竹鼓舞》中,男女青年边奏边舞,它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,也是舞者的道具。

《竹鼓舞》

羌族手鼓

羌族手鼓:又称“羊皮鼓”或“铃鼓”,羌语称“日木”。羌族民间乐器,年代古老,现流行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及黑水、汶川、理县、松潘等羌族地区。

羌族手鼓,鼓框木制,单面蒙以羊皮,鼓框高约11厘米,鼓面直径38~40 厘米,鼓框里面置有横梁。效身连在一个呈弓形的木把上,木把上端雕饰以羊头,下端拴系双丝彩穗。鼓棰用藤条或杉木制作(羌语称“尔握特”),呈勾形,长约58厘米,棰头缠以绸布,棰柄饰以彩穗。改革后的羌族手鼓,单面蒙以双层羊皮,鼓框外表彩绘条形纹饰,鼓框周围装饰丝质彩穗。

羌族手鼓旧时用于祭祀等活动,为端公(巫师)跳神时所用,巫师手持此鼓跳巫舞,又称“皮鼓舞”或“跳经”,羌语称“莫尔达沙”。现羌族手鼓已经改革和美化,用于歌舞表演,如《跳锅庄》、《铃鼓舞》等。演奏时,左手握弓形木把持鼓,右手持鼓棰敲击鼓心,发音低沉浑厚,鼓边发音高亢清脆。演奏技巧有单击鼓面、鼓边和混合敲击三种。适于表现羌族人民粗犷豪放的民族风格。

《铃鼓舞》

抓 鼓

抓鼓:赫哲族民间乐器。是赫哲人跳宗教祭祀舞萨满时所用的伴奏乐器,流行于黑龙江省同江县街津口、八岔和饶河县四排等赫哲族人民居住地区及东北的达斡尔、鄂伦春和满等族居住地区。

抓鼓鼓框高5厘米,采用桦木板条弯成鸭蛋形。单面蒙以鹿皮或犴皮,鼓面大小各不相同,一般长径为 60厘米左右。鼓框以交叉成十字形或米字形的皮条绷紧,有的鼓还将皮条控系在一个位于鼓背中心的圆形铁环上,鼓框一侧置有一条彩穗为饰。

演奏时左手抓提鼓中心的皮条或铁环,右手执木棰敲击。鼓棰可以分别敲击在鼓皮中心、边沿或鼓框上,也可用左手撞击鼓皮背面,以获得不同的音响效果。

扁 鼓

扁鼓:朝鲜族打击乐器。广泛流行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。

扁鼓圆形,鼓框木制,两面蒙羊皮或牛皮,用绳索绷紧。鼓面直径37~45厘米。

演奏扁鼓时,将鼓置于地上或斜挂于胸前,右手执木制鼓棰敲击,左手直接拍击鼓面,演奏风格与长鼓近似,节奏变化较多。

扁鼓用于歌舞伴奏或器乐合奏,有时在乐队中还居于主导地位。

德昂族水鼓

德昂族水鼓:是用直径30厘米、长70厘米的圆木挖空,两头蒙上牛皮制成,使用时需注入一定的清水。每逢重大的节目,领舞者把水鼓挂在胸前,右手持鼓锤敲击大头鼓面,左手以掌拍小头鼓面,翩翩起舞。

边 鼓

边鼓:壮族民间手鼓。是壮族混合击膜鸣乐器。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、东兰、巴马等地。

鼓框竹制或用一整块木料雕凿而成,上口较粗,下口较细,外形呈扁圆状,上口单面蒙以牛皮、羊皮、猪皮或蛇皮,皮面四周边缘用双排鼓钉固定,鼓框下口敞开(图)。规格尺寸不一,通常鼓面直径22厘米~28厘米、鼓下口直径20厘米左右,鼓框高4厘米~5厘米、木制鼓壁厚2.5厘米~3厘米。鼓框外涂红漆,框边周围钉以彩穗为饰。流行于广西武鸣一带的边鼓较小,鼓面直径22厘米~25厘米,单面蒙牛皮或蛇皮;流行于广西东兰、巴马一带的边鼓稍大,鼓面直径25厘米~28厘米,单面蒙羊皮、猪皮或蛇皮。

演奏时,武鸣一带的边鼓用左手托持鼓框,右手拍击或以小木棍为棰敲击;东兰、巴马一带的边鼓用双手拇指和掌心托持鼓框两侧,其余手指同时或交替弹击鼓面。边鼓发音坚实清脆,但音量不大。边鼓是壮族人民喜爱的手鼓,原只用于道公(巫师)跳神歌舞。如今,在壮族铜鼓乐(常由四面大小不同、音色各异的铜鼓交替演奏)合奏中,边鼓是主要的衬托乐器。此外,它还用于道公戏(在跳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舞戏剧)和歌舞伴奏。

太阳鼓

太阳鼓: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,每个村寨一般有两面,即公鼓和母鼓。公鼓大些,母鼓稍小。鼓身用坚硬而不易开裂的圆木凿成,呈圆柱形,长约1 米,直径约5 0 -7 0 厘米不等。每年农历的十二月,寨子里的卓巴(长老)敲响了牛皮大鼓。人们情不自禁地随着鼓点围着大鼓跳起粗犷的舞蹈,这就是基诺族喜庆丰收的民族舞蹈"太阳鼓舞"。

TOP

少数民族乐器 (击奏类) III

纳格拉

纳格拉:又称“哪噶喇”、“奴古拉”和“拿古拉”。维吾尔族独特的民间乐器。常用于传统节日的“鼓吹乐”合奏及民间歌舞伴奏。

维吾尔族的纳格拉与西洋的定音鼓有密切的关系。它们同起源于西亚和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的罐鼓。这是一种类似锅形,鼓框用陶土或金属制成,并蒙以骆驼皮的鼓,它在民间音乐中总是一大一小的成对使用,以小棰敲击,发出“咚哒”的音响。至今它的阿拉伯名字还叫做纳格拉。

随着民族间交往的频繁,14世纪以前,纳格拉经“丝绸之路”东传我国,在维吾尔族民间广为流行,用于宗教节日演奏。1759年已传至中原,清代列入回部乐中,当时称为“哪噶喇”。

纳格拉的结构

纳格拉鼓形如桶,通身用铁铸成(亦有铜制),鼓腔中空,上口宽大,下底较小,两侧设有环耳,鼓面蒙以羊皮、驴皮或骆驼羔皮,鼓皮四周由绳索拴系于鼓身中腰。

纳格拉两个一对,为大鼓面径27.5厘米、高30厘米,小鼓面径20.5厘米,高20厘米,两鼓为四或五度关系。

演奏时,由一人双手各持一根长而稍弯的木棰,右手敲击大鼓,左手敲击小鼓。大鼓发出“咚咚”的低音,小鼓发出“哒哒”的高音,音响铿锵、雄厚。

演奏方法有单击、双击、滚奏或闷奏等,并可运用鼓心、中圈、外圈或鼓根等不同部位,获得迥然各异的音色。

布 姑

布姑:基诺族用竹筒制成的乐器。外形很像侗族的高音芒筒,多由一节毛竹做成,一根大竹可做若干个竹筒。每个竹筒高3O厘米左右,筒径6厘米左右。上端敞口并修削成斜面,下端底部留有竹节,在竹筒的筒口斜面正下方,开有一条宽1厘米左右的垂直缝隙。布姑多用于热烈的欢庆场合,当猎获大野兽时,多敲击口朝上的大布姑,猎获小野兽时,则敲击口朝下的小布姑。这些 竹简使用硬木棒敲击,一般都没有固定音高,演奏通常集体进行,最少也要两人一起敲击。

布姑在基诺族人民中长期流传,已经发展为有固定音高的成组竹筒。一般多由4~7个组成,以7个一组的最为流行。成组竹筒的筒高20~40厘米,筒径5~7厘米。由一个人坐在地上击奏。7个一组布姑的音列为五声音阶,音域由(g~a1)。音色清脆悦耳。在迎接狩猎队伍归来的时候,人们常在布姑的伴奏下唱起粗犷的歌以示庆祝。

近年来布姑己用于舞台演出。演奏者执棒击奏成组布姑,与另外几个手击无固定音高布姑的演唱者互相配合唱奏。成组布姑随演唱曲调敲击简化的旋律,音响丰富,气氛热烈,富有浓郁的基诺族风采。

叮 咚

叮咚:黎族古老的乐器,打叮咚在海南的东方、保亭、白沙和乐东一带民间已流传很久。在黎家刀耕火种的时代,山里森林密布,野兽很多,庄稼经常被野兽毁坏,特别是当山栏米成熟时节,成群结伙的野猪便来偷食,往往一夜工夫就把成片的山栏稻谷啃个精光,使即将收获的稻田变成荒地。黎家人为保卫劳动果实,在山中搭起茅草棚看护庄稼,还砍下两根5 尺多长的枯木棒吊在棚前,用两个短木棍敲打,来恫吓野兽。这就是叮咚的由来。

打叮咚的原始形式,是将木棒吊在田间的树枝上,并用一条绳子系着两根劈开的竹子,绑在离叮咚较远的地方。在打叮咚时,中间穿插着打竹子,一拉绳索,两根竹子便发出响亮的“拍拍”声,借着山谷的回音,就可将较远处的鸟兽吓跑。黎族人民还习惯在打叮咚之前和敲完一段之后,说上几句话,来抒发内心的情感。

黎家人敲击木棒的不同部位时,由于发现了不同的音调,就逐渐创造了各种节奏,叮咚之声非常动听。久而久之,叮咚成了独具黎族风采的乐器,打叮咚也成了黎家日常的一种娱乐形式。

1956年4月,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对这种演奏形式做了整理、提炼,取消了竹子,突出了音乐部分,便成了今天人们在舞台上所见到的打叮咚。

叮咚的结构

叮咚由音条和木架组成,音条多用长2米、直径10厘米的红木或其他质地坚硬的木材制成,吊于木架之上。

在海南民间,黎家常用当地的“柴即慎”(海南话叫做“红麻树”的木材)制作。每根音条能发出五度关系的两个音,上一根为(c1、g1),下一根为(a、e1),上下两根为小三度的谐和音程。音调不准时,除可用刀子修正音条外,移动吊挂音条两端的绳索也能调节。

在黎族村寨,叮咚除有两根音条的以外,还有用3根、4根或5根的。用两根以上的,可奏出更多的音阶,但技巧较难掌握。

叮咚敲击的节奏很丰富,多用二拍子或四拍子,很少用到三拍子。节奏组织常为对称的手法,通常用左手以急速的节奏敲同音反复,作为衬托音,右手以稍慢的速度奏出曲调,并以不同的音型越敲越快,运用变奏形成高潮。

演奏叮咚和演奏木琴类似,不同的是,木琴是由长短不一的小木块按一定音序编排连接而成;而叮咚则是敲击两根音条的不同部位,发出有别的音响。

萨巴依

萨巴依:维吾尔族和乌兹别克族的民间乐器,汉族称之为铁环,旧时多为街头艺人使用,20世纪50年代后,用于民间歌舞伴奏。它既是作为节奏乐器,又是男舞者的道具。《萨巴依舞》(汉族称“铁环舞”)就是舞者手持萨巴依表演的一种维吾尔族民间舞蹈。

旧时萨巴依多用山羊角制成,在羊角的中部缀着一个大铁圈,并在大铁圈上串以五六个小铁圈。演奏时,右手执羊角下端,靠上下、前后摇动或拍肩,使铁环撞击羊角而发音。

现代萨巴依,多用檀木制作,将两根长50厘米的檀木棒并排联成一体,上面缀着两个用铅丝拧成的直径11厘米的大铁圈,在每个大铁圈中还套着8~10个小铁圈。在大铁圈碰棒处镶有铁皮,以保护木棒,并且使音响清脆明亮。

演奏时,右手持木棒的下端摇震或碰击左手、双肩等部位,使大铁圈撞击木棒而发音,小铁圈也随之发出有节奏的音响。

乐 杵

乐杵:高山族古老的民间乐器,是高山族最有特色的一种乐器,由舂米工具木杵演变而来。历史悠久,造型独特,音色动听,常用于歌、舞伴奏。

乐杵早在1700多年前,木杵就与木鼓一起被高山族先民用于集会号召。高山族人民舂捣稻谷时,常在屋内地上挖一洞穴,穴底放一石板,几名妇女环立四周,各持两米多长的木杵舂米。木杵碰击石板发出如钟似磬的铿锵音响,深夜传播甚远。

后来人们发现长短、粗细有别的木杵,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,能奏出节奏明快、曲调和谐的乐声,便将它称之为“乐杵”,用它伴奏的歌曲为“杵歌”,用它演奏的乐曲叫“杵乐”。

扁 担

扁担:壮族独特的民间乐器,源于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。常用于壮族民间舞蹈伴奏。

扁担多用毛竹削制而成,长短各异,一般长约160厘米,两端较窄,中间较宽。

扁担舞

扁担舞流行于广西红水河畔的都安、马山和桂西的百色、巴马一带。春节期间,壮族的男女老少便欢快地跳起扁担舞,舞者两人一对,每人手执一根扁担,围在长凳或舂米木槽旁,边击、边歌、边舞,用扁担两端互相撞击或敲击长凳,发出咯咯嗒嗒的和谐音响,节奏复杂,舞姿多变,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
烟 盒

烟盒:原为生活用具,居住在云南红河地区的彝族、哈尼族人民喜欢吸龙竹大口径烟筒,也随身携带盛放烟丝的烟盒,用手指弹击盒盖、盒底而发音。后来经过美化,便成为彝族和哈尼族人民使用的乐器和舞具。常用于民间舞蹈“烟盒舞”伴奏或器乐合奏。流行于云南省红河、金平、石屏、建水、蒙自等地。

烟盒状如圆柱,直径7~9厘米,高5~7厘米。多用当地所产水冬瓜木或梧桐木薄片制作,壁厚0.2厘米。外部涂朱漆,盒边镶铜箍、刻有花纹,并系有珠链及铜铃。

烟盒舞又叫“跳弦”,即使用四弦(彝族月琴)作为伴奏乐器。既可男女二人对跳,也可数十名男女集体舞蹈。

烟盒舞

演奏烟盒时,舞蹈者打开烟盒。左右手分执盒盖与盒底,各以食指和大指弹击,边弹边跳。舞者一般在翻腕亮肘时弹击烟盒,打出各种节奏,振动烟盒边缘的小铜铃,音响清脆悦耳。

竹皮琴

竹皮琴:与古代击奏乐器“筑”相似,琴身竹制,以竹皮为弦,用竹片敲击,在佤族地区流传。

竹皮琴是取一段有两个竹节的粗竹筒,削平表面,中部挖一圆形音孔,然后在竹节表面挑出几条竹皮作为琴弦,弦的两端撑有竹马,竹成可左右移动以调整音高,另取细竹片一条,击奏竹皮弦发音。

竹皮琴形制小巧,演奏时,一手端琴,一手持竹片敲击琴弦。

那 额

那额:原为藏族宗教乐器。现已成为藏族“热巴舞”等民间歌舞离不开的伴奏乐器。汉语称“手鼓”。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及其他藏族聚居地区。

那额鼓框用木料制成扁圆状,双面蒙以羊皮,规格大小不等,在鼓面的中心区及四周,绘有色彩鲜艳的图案纹饰。鼓框上连接着一个较长的木制鼓柄。有的那额还在鼓框上饰以彩色绒球。鼓棰用细藤条制成弓形,棰柄木制,并在手握部位有龙头雕饰。

那额不仅是伴奏乐器,又是舞蹈的道具。演奏时,左手持鼓柄,右手执弓形鼓棰击奏。由于鼓棰落点部位的不同,音响也变化万千,奏者边打边舞。

热巴舞

达 卜

达卜:因敲击时发出“达”、“卜两种音响而得名。亦称“手鼓”。

达卜早在1400年前的南北朝时就已出现,隋唐时期,达卜随西域歌舞传入内地。1759年以后,达卜列入清代的回部乐。

长期以来,达卜广泛流传于民间,成为新疆维吾尔、乌兹别克、塔吉克和锡伯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乐器。在长期的发展中,各民族的达卜形制略有不同,各具特色,音色丰富,广泛用于器乐合奏和民间歌舞伴奏。

达卜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,而形成特色各异的演奏风格与流派。传统的演奏技巧主要有鼓心音、鼓边音、掌音、指音、挫音和弹音等,奏出的音响高低顿挫,形成丰富的音乐语言。

此外,也可将达卜置于两腿之间,双手滚奏鼓边,发出如铃的乐音。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喜爱达卜,男女老少都会演奏。

在维吾尔族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中,它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,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,并起着协调乐队高、中、低音和统一节奏的指挥作用,除可合奏或伴奏外,还能进行独奏。

达卜音色清脆响亮,声音力度变化幅度较大,演奏技巧灵活多变,可以起到烘托各种不同乐曲情节气氛的作用。

达卜的结构

达卜是在扁圆形的木制鼓框上,单面蒙以羊皮、小马皮或驴皮,鼓框内侧缀有许多小铁环而成。现达卜还多蒙以蟒皮,使发音清脆响亮。

在维吾尔族,达卜有大、中、小型三种,面径36~52厘米。一般乐队和手鼓舞伴奏常用中型鼓,鼓面直径约44厘米,鼓框高5厘米左右;木卡姆伴奏乐队则用大型鼓和小型鼓。

演奏时,双手“虎口”扶住鼓框,除拇指外,其余各指均可用于击鼓。手指敲击鼓面的不同部位,能发出音响有别的“咚”、“哒”之声,音色千变万化,表现力极为丰富。摇动鼓身,使小铁环撞击鼓框,亦能发出“沙沙”的音响。

乌兹别克族的达卜,在外形、制作和奏法上,都与维吾尔族的达卜相似。锡伯族的达卜,鼓的背面设有一个手柄,拴系于鼓框内侧,鼓背用羊皮遮盖,中心留有通孔。演奏时,左手持握手柄,用右手拍击鼓面。在维吾尔族、乌兹别克族和锡伯族,达卜通常由男子演奏。

塔吉克族的达卜,鼓框宽大,形制别具一格。民间多使用白杨木制的旧筛子边据作鼓框,蒙以狼皮、牛皮、小马皮或驴皮。鼓框内侧不缀小铁环,有的只在鼓框中装以3副小铁钹。演奏起来,音色低沉、浑厚,装有铁钹的达卜,音响更为铿锵雄壮。尤为独特的是,塔吉克族的达卜,几乎全由女子演奏,这是多年来留下的传统风俗。

竹 筒

竹筒:由盛水器具发展而成,高山族独有的一种民间乐器,用毛竹制成。

在日月潭附近的每个村落里,都有许多长短不同的大竹筒,每根长1.3~1.7米,将中间竹节打通,只保留底节。每逢祭祀娱乐之际,村里青年们扶之与地面撞击,发出咚咚的声音,人们称其为“竹鼓”。

当“竹鼓”响起,姑娘们便围拢在一起,踏着“鼓”点的节奏起舞。久而久之,竹筒也成了“杵乐”的伴奏乐器。

近年来,福建音乐工作者制成10多个大小不等、有固定音高的竹筒,最长的73厘米,最短的只有17厘米,它们可以在石板上敲击出旋律,丰富了竹筒的表现力。

棒 棒

棒棒:源于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,呈圆柱形的短木棒,采用硬质木料制成,每根长约50厘米,直径4厘米,两根为一副,相击发音。

棒棒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、苗族自治州,主要用于壮族民间歌舞“棒棒灯”中,舞者双手各执一棒,相互碰击而发音,虽无固定音高,但音色清脆悦耳。

棒棒灯

阔朗克

阔朗克:通体用杏木挖削制成,全长20 厘米左右,形如圆形羹匙,直径5 厘米左右,杓柄较长。两杓一副。维吾尔族民间俗称“木杓”或“乐杓”。常用于歌舞或演唱伴奏。广泛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一带。

演奏时一般右手执杓,两杓相背夹于拇指和中指之间,中间垫以食指,通过杓背碰击而发音,音色清脆、响亮。

演奏技巧高超的民间乐手,可以左、右手各执一副木杓,交替演奏,击奏方法有磕、撞、点、摇等,音响各异,在民间歌舞或曲艺演唱伴奏中用于击节。

改革的阔朗克,红木制作,一柄两杓,两杓相对,系于一端。演奏时,右手执杓柄,上下摇动碰击发音,较传统阔朗克易于掌握。

TOP

少数民族乐器 (拉奏类) I

琤 尼

琤尼:壮族拉弦乐器。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、凤山、巴马等地。“琤”为壮语“七”的语音,“尼”是壮族民间对乐器的统称。也称“壮族七弦琴”或“瓦琴”。明初已在广西西部流行,至今已有6O0年历史。

琤尼长65 厘米,宽17 厘米,高10 厘米,琴体用整块圆形泡桐木雕凿成半管状的槽,弧面向上,两端分别设有7个穿弦孔和弦轴,张弦7根,过去琴弦用棕丝或马尾搓成,现使用丝弦或钢丝弦,弦下设柱,一弦一音,以马尾弓拉奏。琴底胶以杉木薄板,开有供持琴用的圆孔。

琤尼按五声音阶定弦,从低到高为g、a、C‘、d’、e‘、g‘、a‘。站立演奏时,左手将琴横托左肩前,右手持弓拉奏。坐势演奏时,可将琴身斜放在左腿上。演奏中根据音高的变化,左手转动琴身,右手转动琴弓,需密切配合。曲调多用级进音程,大跳旋律较少。

本世纪80 年代初,对琤尼进行了改革,加大共鸣箱,增强音量。琴弦由原来7根增到16根,可将琴平置于桌上演奏,解放了持琴的左手。并吸收筝的指法和二胡的弓法,右手既可持弓拉奏,又可弹奏;左手可按压各种混音、泛音和装饰音,丰富了演奏技巧。

近年来,又改革制成竖式高音琤尼、竖式中音琤尼和卧式低音琤尼。它们保持传统琤尼特点,加大共鸣箱,增设了指板,变空弦演奏为按指演奏,音域扩展到四个多八度,并能转调演奏。可用于独奏、重奏、参加乐队合奏或为歌舞伴奏。

藏京胡

藏京胡:藏语称“宾旺”、“必汪”。藏族拉弦乐器。流行于西藏自治区、四川及云南、青海、甘肃等地的部分藏族居住地区。

藏京胡主要用于歌舞和藏剧(藏语称堆嘎)伴奏。热巴艺人在演出时,由男艺人边奏边舞。在康巴地区的弦子歌舞中,它也是主奏乐器。

藏京胡是仿汉族京胡制成的,形制相同但琴体稍大,全长约60 厘米。琴杆和琴筒均为竹制,琴筒前端蒙以蛇皮或羊皮,后敞口。琴杆上端置两个木制弦轴,轴顶旋成球形,张两弦,置有琴码,用马尾弓拉奏。

藏京胡按五度定弦,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,右手执马尾弓在两弦间拉奏。音色清脆、明亮。

马头琴

马头琴的历史

马头琴:蒙古族拉弦乐器,因琴头雕有马头而得名。历史久远,源于奚琴,公元十三世纪初便在蒙古族中广泛流传。元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·波罗(1254~1324)曾于1275年5月到达上都(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),仕元十七年他回国时,把马头琴带到欧洲,对西洋拉弦乐器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。马头琴独奏乐器,也可用于器乐合奏和为说唱、民歌、舞蹈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。

由于流传地区不同,马头琴的名称、造型、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异。在内蒙古西部的巴彦淖尔盟、伊克昭盟、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,称作“莫林胡兀尔”;而在东北部的呼伦贝尔盟、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等地,则叫做“潮尔”,蒙语称为“绰尔”。

马头琴多为是演奏者自制自用,全长100厘米左右,与坠琴相似,不设千斤,琴箱两面都蒙皮膜,从山口到马子为琴弦的有效使用范围,琴弦分别用40 根(里弦)和6O 根(外弦)左右马尾合成,拉奏方法与其他拉弦乐器不同,弓子的马尾是在两弦外面擦弦,发音柔和浑厚,音色宏阔低沉,富有草原风味。

马头琴的结构

马头琴由共鸣箱、琴杆、琴头、弦轴、马子、琴弦和弓子等部分组成。

由于流行的地区有别,琴箱的造型也不同。西部巴、伊、乌和锡盟为正梯形,琴杆上端雕刻着马头。东北部的呼、哲和昭盟为倒梯形,琴杆上端刻有鳌头。此外,还有六方形或八方形的。

琴箱框板用硬质木板制作,上下两板开有装入琴杆的孔眼。左右侧板上开有出音孔,琴箱蒙皮,也有正面蒙皮、背面蒙以薄板的。还有少数的马头琴,两面都蒙薄板,并且做成拱形。

琴杆用色木、梨木或红木等制作,在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弦轴(又称把子),顶端为琴头。

弦轴采用琴杆木料,上面刻有瓣纹,便于拧转。马头的雕饰,有的在琴杆顶端直接雕出,有的则是雕后粘上去的。

弓子用藤条作杆,马尾做弓毛。两条琴弦分别用几十根长马尾合成,两端用丝弦结住,系于琴上。用马尾弓摩擦马尾弦,发出的声音甘美、浑厚,特别动听,这在中外拉弦乐器中都是极为独特的。

马头琴的外表装饰很有特色,在原来的马头琴共鸣箱上,多用油漆彩绘民族形式的图案,古色古香,雅致大方;中、大马头琴则在琴箱面板的边缘,用黑白相间的细木条镶嵌出各种图案或线条,加之音孔的对称开列,很富有蒙古族风采。

马头琴的演奏

演奏马头琴一般采用坐势,将琴箱夹于两腿中间,琴杆偏向左侧。左手虎口稍张开,拇指微扶琴杆。在低把位上,用食指、中指的指甲顶弦、无名指按弦、小指指尖顶弦,小指在演奏中非常重要,许多装饰音都是由它奏出的;在高把位上,由于音位距离很小,各指都以指尖按弦。

右手持弓时,以虎口夹住弓柄,食指、中指放在弓杆上,无名指和小指控制弓毛。运弓中,弓毛和琴弦要保持直角状态。弓法有长弓、半弓、短弓、跳弓、连弓、连跳弓、顿弓、击弓、碎弓和抖弓等。指法有颤指、滑音、双音、拨弦、揉弦和泛音等技巧。

马头琴的传统演奏法,有科尔沁演奏法和土尔古特演奏法两种,它们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,科尔沁演奏法流行于内蒙古的东部,以指内肌肉按弦发音,音色柔和优美,演奏的多是抒情性的传统曲目;土尔古特演奏法流行于内蒙古的西部,以指甲从弦侧触弦发音,音色清晰、明亮,宜于奏出丰富的泛音,富有草原特色。

马头琴的优秀曲目很多,风格多样,如《巴雅龄》、《嘎达梅林》、《鄂尔多斯的春天》、《清凉的泉水》、《走马》和《马的步伐》等。新创作的乐曲有《草原新歌》、《草原赞歌》、和《万马奔腾》等。

马头琴曲《噶哒梅林》

呼 日(四胡

呼日:又名“四胡”,蒙古族称“四弦”、“侯勒”和“胡尔”,清代的音乐论著《律吕正义后编》中称“提琴”。18 世纪上半叶以前流行于我国内蒙和华北地区,是蒙古族人喜爱的民间乐器,与三弦、笛子、马头琴合称为蒙古乐器“四大件”。型如二胡,但有四弦,每两根同度调音,它的演奏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不用指尖而用手指第二节内侧。

四胡的音响宏亮,清脆、响亮、明快,优美动听,它主要用于曲艺、曲剧、皮影、地方戏曲、蒙古族民间舞蹈的伴奏和民间器乐合奏,在内蒙古地区也用于独奏,有很强的表现力。大四胡的一、三弦和二、四弦,分别定音为g 、d1 ,音域由g ~g2 。小四胡定弦为d1 、a1 ,音域由d1 ~d3 。演奏时,四胡的弓、指法与二胡大致相同,但在蒙古族说唱音乐伴奏中,有时用左手中指或无名指的指甲从弦下顶弦来代替按弦,有时还从弦下弹弦,并用弓子杆敲击琴筒,以加强节奏、制造气氛。

在内蒙古自治区,广泛流传着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说唱艺术“乌力格尔”,汉语称蒙语说书或胡琴书,通常是一人用大四胡自拉自唱,所用的四胡琴杆高大、弓子特别长,弓子中间还镶上钢片或象牙等,使拉起来和木质琴筒碰击出有节奏的声响,犹如拍板一样。

呼日的结构

四胡和二胡的结构大致相同,它有4 个弦轴,装有4 条弦。琴杆用红木或乌木制成,较二胡的略长而粗,有大、中、小三种不同的规格,琴杆全长79.5 ~85 厘米。琴头呈平顶不加饰。琴筒较大,有用铜板制成圆筒形和木制八方形的两种。八方木筒全长13.2~13.8厘米,前口外径8 ~10 厘米;圆形铜筒长13.3 ~14 厘米,直径6.8 ~9 厘米。汉族的四胡,琴筒多蒙以蟒皮;蒙古族的四胡,多蒙以蛇皮或牛、羊皮。琴弦采用丝弦,外弦使用两条二弦,里弦使用两条老弦,每两弦同发一音。弓子的马尾也分开两股,分别夹在一、二弦和三、四弦之间,可同时拉响两根琴弦。

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一种和声四胡。4条琴弦分别定为(g 、d1 、a1 、e2 ),和西洋乐器小提琴的定弦相同,弓子为三毛弓,演奏时不仅能使每一条弦单独发音,而且可以两弦、三弦、四弦同时发音,这一创举,在古今中外乐器史上是没有先例的。和声四胡具有民族形式、结构、音色和演奏方法,它的音域宽广、发音明亮,音色似二胡又不同于二胡,演奏和弦时,有如几把高胡、二胡在一起重奏,给人以交响之感。这是一种较有发展前途的拉弦乐器。

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的四胡新颖、别致。定弦也和小提琴一样,但4 条弦分为两组,g 、d1 两弦一组、为里弦,a1 、e2 两弦一组、为外弦,使用二胡弓子,弓毛夹于两组琴弦之间演奏。音色清晰、明亮,浑厚、深沉,可演奏二胡曲或小提琴曲。

四胡曲《乌云珊丹》

铁 琴

铁琴:又称“太琴”、“特琴”或“铁胡”。藏族拉弦乐器。流行于拉萨、日喀则、江孜及西藏广大村镇。多用于伴奏藏族古典歌舞“囊玛”和民间歌舞“堆谢”,现在多用于藏戏伴奏。

铁琴的形制与汉族二胡相近,全长约75厘米。琴筒木制圆筒形,前口蒙以蟒皮或蛇皮,后口为敞口。琴杆竹制,杆上端置有两轴。弦轴木制,轴顶旋成圆球形。张弦两根。琴杆中上部开有长圆形小孔,琴弦通过小孔系于弦轴上。皮面中央支有琴马,琴筒下面装有琴托。琴弓与二胡弓相同、铁琴是仿汉族二胡制成的,除琴杆竹制外,弦轴的装置方向与二胡也不同,弦轴与琴筒不是平行的,而成垂直角度。

铁琴按五度关系定弦,多定为d‘、a‘,用马尾弓拉奏。音色醇厚。“铁”是藏语“慢”的意思,适于演奏舒缓的曲调。多用于伴奏藏族古典歌舞“囊玛”和民间歌舞“堆谢”,现在多用于伴奏藏戏。

艾捷克

艾捷克:维吾尔族、乌孜别克和塔吉克族弓弦乐器。外型别致独特,琴筒球形,木制。内侧蒙蟒皮,通过音柱与桐木板连接,使共鸣体形成两个半球形,周围有发音孔,琴托或转动,用以调整弓与弦的角度,音色具有板面振动与皮面振动相结合的效果。流行于新疆各地,是木卡姆音乐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。

艾捷克一般有主奏弦两条,在主奏弦的弦柱下另设有若干共鸣弦,弓用竹片张马尾而成,演奏时用弓擦奏主奏弦,其它弦起共呜作用。

维吾尔族艾捷克起源于古代波斯(今伊朗北部的库尔德地区),后经“丝绸之路”东传我国。它与藏族的根卡、苏联乌兹别克、土库曼、塔吉克等民族的吉查克琴十分相似,尤其与流行在土耳其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加曼察琴近似。

在维吾尔族民间,据说艾捷克是开门、关门或车轮轴转动时所发出的声音。它最初流行在南疆的和田、莎车和喀什一带,后来逐渐传到北疆和东疆各地。

到了清代,艾捷克被列入宫廷里的回部乐(即维吾尔族音乐),属于胡琴类乐器,《律吕正义后编》记载:“司胡琴一人,回名‘哈尔札克’”。

艾捷克在流传过程中。不断丰富和发展,形成了多种不同型式。以主奏弦来分,有一弦、二弦和三弦艾捷克。从地区来分,有多朗艾捷克和哈密艾捷克。除传统的艾捷克以外,还有改革的新型艾捷克和低音艾捷克。虽然品种繁多、形制有别,但都是维吾尔族民间乐队中最常用的乐器。

胡西塔尔

胡西塔尔:原称“艾西塔尔”。维吾尔族古老的民间拉弦乐器。胡西塔尔维吾尔语“胡西”是“非常悦耳好听”。“塔尔”意为琴弦,合起来即“悦耳的琴弦”之意,久已失传。20世纪70年代吐鲁番著名维吾尔族器乐演奏家、乐器制作家吐尔逊江经改革制成了胡西塔尔,使古乐器重获新生。

胡西塔尔源于新疆皈依怫教时期的回鹘乐器艾西塔尔(波斯语,意为8根琴弦),其外形与古代印度、尼泊尔一带流行的“萨朗济”非常相像。有些学者认为它们和小提琴同出一源,艾西塔尔很可能是由萨朗济演变而来。

胡西塔尔全长约80 厘米,外形和西洋乐器曼陀林相似。由琴头、琴颈、共鸣箱、琴马、系弦板、弦轴、琴弦和琴弓构成。琴头雕刻以百灵鸟形,下设弦槽和弦枕,左右各置核桃木弦轴两个。用以缠绕主奏弦,琴颈较短,正面胶有指板。共鸣箱采用桑木或杏木制作,由6 块木板胶合而成,外形似瓢状,正面蒙以梨木或白松面板。琴的底部设有“人”字形支架。4 根主奏弦通过面板上的琴马,拴在系弦板上,在琴须左侧还没有七条共鸣弦。也通过琴马控系在琴箱底部。主奏弦采用小提琴弦,共鸣弦使用钢丝弦。琴弓采用小提琴弓。

胡西塔尔的定弦,常根据所奏乐曲的调式而定,可以随时调整。一般4 条主奏弦定弦为g 、d1 、a1 、e2 ,七条共鸣弦定成d 、#f 、 g、 a、 b、 d1 、#f1 。音域约两个半八度。演奏时,将琴的“人”字形支架置于左腿上,其姿势和方法均与拉奏艾捷克相同。左手按弦取音,右手执弓在弦外拉奏,琴体可以左右自由转动。演奏借鉴了中外拉弦乐器拉法。胡西塔尔的发音虽不及艾捷克明亮,但高音响亮、中音结实、低音浑厚,既有二胡、小提琴的悠扬柔美,又有萨它尔、艾捷克的醇厚劲健,富于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,可用于独奏、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。适于演奏哀伤低回的古典乐曲及活泼轻快的现代乐曲。

果 哈

果哈:苗族拉弦乐器。流行于广西融水大苗山苗族地区。

果哈用杉木、桐木挖空制作,规格大小不一,全长50 ~80 厘米。共鸣箱较长,外形似葫芦剖面,正面蒙桐或松木薄板,面板偏上方正中开有一个圆形的小出音孔。背板略呈弧形。琴头为方形,无装饰,左右各置一个弦轴。琴颈作为指板,不设品位。张两条棕丝弦。琴面置有弦马。琴弓用当地特产的“都梭竹”(又称“棕叶竹”)作弓杆,拴以棕丝而成。弓在弦外拉奏。

果哈的演奏姿势有两种,一是将琴夹于两膝之间。左手按弦,右手持弓,一是将琴的尾端顶在左上胸处,左手托琴按弦,右手执弓拉奏。两弦多按五度关系定弦,常定为c1 、g1 。也有定为小三度或四度的。果哈音量较小,音色沉闷、近似鼻音。多用于伴奏传统史诗说唱。

在贵州省丹寨、荔皮、三都、都江等地,流行有与果哈形制相近的拉弦乐器,称作“古瓢”。通体用整木挖成,全长约50 厘米,琴箱宽25厘米。琴体呈瓢形,蒙木制面板,两轸两弦,定弦为c1 、g1 。演奏时,将琴尾顶于左上胸处,左手持琴按弦,右手执弓拉奏。音色柔弱、悠扬。主要用于伴奏古瓢舞和叙事歌曲(苗语称“古歌”),也用于游方等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。

柯布孜

柯布孜:哈萨克族拉弦乐器。流行于新疆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青海、甘肃西部等哈萨克族聚居地区。

柯布孜全长约63 厘米。琴身用一决整木料挖成。琴头无饰,下设弦槽和弦枕,两侧设有3 个弦轴,左1 右2 。琴颈细而长,正面为指板,无品位。共鸣箱挖成羹匙形。上半部为敞开式外露,不蒙膜或板,下半部蒙以骆驼羔皮或羊皮。经改革的柯布孜,则在共鸣箱上半部蒙以薄木板而成。皮膜上设琴码,张3 条用骆驼筋制成的琴弦。定弦为g 、a 、d1 、音域为g~g2 ,达两个八度。

演奏时两膝夹住琴箱,左手持琴按弦,右手执马尾弓在弦外拉奏。音色柔和优美。可用于独奏、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。

改革后除有高音何布孜外,还有中音、低音和倍低音柯布放。它们是一族富有地方特色的拉弦乐器,已用于哈萨克民族乐队。


朝鲜族奚琴

朝鲜族奚琴:又称“乡胡”,是朝鲜族拉弦乐器,其形制与宋代流行的奚行相同,流行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。

朝鲜族奚琴与现代板胡相似,全长85厘米,琴筒竹制或木制,筒前蒙以桐木面板。琴杆、弦轴木制,弦轴呈葫芦形,琴头呈歪脖状,两弦,用马尾弓拉奏。

朝鲜族奚琴是延边艺术学校的主修民族乐器之一,它采用五度或四度定弦,演奏时左手持琴杆,按弦为满手握弦,不换把位,音色柔和明亮,接近板胡,一般用于独奏、合奏及为歌舞伴奏。

TOP

返回列表